查看: 128|回复: 5

关于精益生产的闲话——写在2022年年末的话

[复制链接]

3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2-30 16: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做了几乎整整一年的工厂改善工作,并且是在不同的工厂。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立项之初承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是都达到并且远远超出的,这包括质量,效率,成本,库存等等。
所以,单纯从这个结果上来说,这一年并没有白忙活。
也算是有一个主顾双方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如果从我真实的愿望出发,就很难说这些事做得有多成功。
对于刚介入每一个工厂时,我最本真的愿望就是踏踏实实用朴素的精益生产的理念来改善和构筑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
如果用这个目标来衡量,那就只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
因为一年过去之后,几乎没有一家真正接受了精益生产的理念。
为什么用几乎?因为还好有一家最近才开始真正认可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并决定明年继续尝试。
其他的几家工厂,无论我在过去一年中搭建的现场和流程给工厂带来了多大的效益,当我从目前这种事必躬亲的状态中抽身而出时,所有的目前看似还运作良好的生产体系在不到一个月内就会土崩瓦解。
曾经有多风光,很快就会有多狼狈。
虽然这一直都不是我想要的结局!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这里,对于所有想尝试精益生产的工厂,我这里有一个诚恳的建议:
除非最高管理者真的理解了精益生产,否则最好不要做这个尝试!
当然,如果只是纯粹的想花钱找个乐子,给工厂内的各位兄台弄点事情做做,那就另当别论。

其实真正的精益生产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两件事情,
1。 建立一个精益生产的模式(或者说JIT生产模式)。
2。 在这个模式下持续改善(或者说通过持续改善来维持并改善这个模式)。

大部分的人对精益的认知其实都停留在第1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实现虽然也不容易,但终归还是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毕其功于一役。虽然起步艰难,但总归可以冲刺一下。
而其实真正难的是在第2个阶段。因为这玩意儿要求你要持续做,天天做,时时做,如果哪天懈怠了,整个生产就会一塌糊涂,死得很难看。这个就如马拉松,没有真正的耐心,决心,和恒心,那是真跑不下去。
而要想真正持久的跑下去,一定是需要一个领路人的,而且这个领路人是不能只是在旁边呐喊鼓劲喝彩,而是要亲自下场,跟大家一起一直跑(这是精益生产跟其他任何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这个领路人就是工厂的最高管理者,如果这个最高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最好就不要去尝试,否则对自己工厂不好,对精益生产本身的声誉也不好。

另外有一点想随便说说的,是关于推行精益生产的人的。
早年我做质量管理自觉有几分火候的时候,总觉得只有自己才掌握了工厂管理的精髓,看谁都不顺眼。
——开发,垃圾,这门明显的设计缺陷没有注意到,FMEA不知道呢?QFD不知道吗?
——工艺,垃圾,这么明显的加工误差没注意到?过程防错呢?
——生产,更垃圾,这么浅显的要求不能遵守?培训一下员工会死啊?
……
等到后来自己也开始干上制造工程了,才发现这么多年,小丑竟然是自己!

很多精益人在精益这个行当里摸索一两年后,也会有类似的心态。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这些精益从业人士,要怪就怪姆斯·P·沃麦克。
他当年写的第一本关于精益生产的书就叫《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起个名字都这样嚣张——竟然是改变世界的机器。
这也就难怪这些精益从业人士信心膨胀,完全搞不清方向,总觉生产管理的真理尽在我手,而那些油盐不进的老板,同僚要么见识全无,要么冥顽不灵,故步自封。

这么想,是不对的!
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世界上有很多工厂都没有做精益生产,但他们都存活着,很多还存活得很好。
所以,有无精益生产并不是一个工厂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精益生产于工厂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
工厂要能存在,首先是产品要有市场,离开了这一点,什么生产都没有鸟用。
对于工厂而言,搞产品和搞市场的人比搞精益生产的人重要多了,事实上也有能力多了。
承认这一点很难,但难也要承认,因为这是事实。
也只有承认这一点,我们真正在推进精益生产时保持必要的谦逊。

另外一点就是,精益人也要始终坚定的认为,
就工厂生产管理模式而言,没有比精益生产更好的了!
就这一点而言,我是相信精益生产可以打败一切牛鬼蛇神的。
什么数字化,什么智能化,都比不过精益化!
有了这个信念,进入任何场景去推行精益生产时,你都可以坚如磐石,毫不动摇!
也许有时被迫做出一些妥协,但心中会明白,那只是为取得最终胜利而必须采取的迂回战略。

一言以蔽之,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30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正实践过的经验之谈,没有实践讲不出这些真理,看不到这么透!墨菲定律说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更何况是一般人看不懂、理解不透、玩不转的精益生产,都说它好,但是却不能坚定的实施下去,也许是没有方法,但从经验来看大部分是没有坚定走下去,哪怕只是持续的提案改善机制,换人了、架构调整了,这事也就断了!太多企业和老板没有意识到,精益需要持续和沉淀、没有沉淀就没有传承,正如那些大的咨询公司,从来不签短期驻场项目,至少是三年起步,这也是原因所在,楼主说的非常好[赞同][赞同][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30 16: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如果一个工厂管理者没有很重视精益,但是大公司都有相应的体系和要求有精益负责人,这个负责人应该怎么做精益的工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3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认同。
确实这是一些在经历过很多无奈的现实之后的自我吐槽。
精益生产本质上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自我修行和进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30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者重视与否,一方面看精益在他的重要性排序中的位置,不重视不一定不是好管理者;一方面看精益人员能不能在有限支持下主动做出一些成绩,给予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30 16: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精益生产与否肯定不能用来评价管理者的好坏,但肯定可以用来评价是否理解精益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3 10:57 , Processed in 0.1393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