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回复: 0

资讯丨北京20余所民办校已更名!快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复制链接]

5

主题

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3-30 1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北京高中入学】抢跑进高中,升学更轻松!
升学资讯 招生动态海量题库

点击下方名片↓↓↓ 一键关注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近日发布《准予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朝民民许准变字〔2023〕22号)》,同意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世青学校。上个月,北京乐成国际学校也将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
近年来,在国家出台的关于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系列新政要求下,全国多地开启民办学校“更名潮”。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20余所民办学校完成更名,民办中小学办学得到进一步规范化。



北京市民办校更名进展
2022年3月29日,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率先宣布“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成为北京首个摘掉公办校名的民办学校。
2022年4月12日,北京市海淀国际学校成为北京首个去掉了名称中“国际”二字的学校,学校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
同月18日,北京首个摘掉“外国校名”的民办学校则是北京哈罗国际学校,学校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礼德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民办校”学校更名清单如下:
01
涉及公办校名称或简称
而改名的民办学校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
一零一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启慧未来学校”;
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北实验学校”;
清华附中稻香湖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北外附校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北外同文外国语学校”;
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丰台区新北赋学校”;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朝分实验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将府实验学校”;
北京八十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睿森学校”。

02
涉及学校名称不得冠以
"中国""中华""全国""国际"
"世界""全球"等字样的民办学校
北京哈罗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礼德学校”;
北京市海淀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外国语藤飞学校”;
北京世青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世青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青苗学校”;
北京市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力迈学校”;
北京乐成国际学校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乐成学校”。

03
民办学校保留原名称
并转为公办学校

去年北京共有7所民办学校改为公办。这7所需要调整办学性质的民办学校,全部位于海淀区。其中,3所学校转为大学体系,4所转为海淀区属。
清华附属实验学校转为大学举办的公办学校;

民大附中实验学校转入由大学举办的民大附中;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转入由大学举办的北大附中;
人大附中分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
北外附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
建华实验学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
理工附中分校转为区属公办学校。




北京市还有两所含有公办校名的民办校,进展如下:
一所是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东坝校区,学校已在2022年10月20日获得朝阳区教委发布的《行政许可决定书》批准,可以更名。
另一所是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目前还没有得到关于该校更名的消息。

民办校校名调整背后原因
近年来,北京集中规范“公参民”学校的举动,让打着“公办校”旗号收着“民办校”学费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时。而国家出台的关于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系列新政则是导致民办校校名调整的直接原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未经授权,不得包含其他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有名称命名;不得使用可能对公众造成误解、引发歧义的内容和文字等。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学校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也发布了《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其中明确,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按照属地原则,划归市、县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应在履行财务清算等程序,并对民办学校及相关单位、企业等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公办学校逐步退出;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也可转为公办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地方政府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可视情况将其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是为了教育行业的发展更加优质化和规范化,将基本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彻底整改到位,但学校更名并不会影响学校质量和就读体验。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20余所民办校完成更名。从长期来看,这也是北京民办中小学办学进一步规范化,强化统筹规划,扩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体现。尤其是部分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总体招生规模与往年基本持平,加之原本的民办校招生政策将不再适用,各校将按照公办校招生入学程序招生,这些不仅降低了学费,还增加了北京市基础教育优质学位的供给。

--END--
欢迎将【太星初升高】微信公众号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考生,帮助他们顺利升入目标校



2023新学期教育格局有变化!

中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优质高中?!

2023北京高中录取率如何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北京考试报,由太星初升高团队(原北京中考:BJ_zkao)编辑制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点击【在看】,为中考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4 06:18 , Processed in 0.1282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