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回复: 1

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9 16: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适应和改进自然、社会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物质精神财富的能力,也就是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环境、改进社会和自身生存发展状态的能力。
人的肉体能力是有限的,与许多动物如猛兽等食肉动物相比处于劣势,所以人只依靠体力生产,如采集、狩猎、捕鱼、放牧、刀耕火种地种粮食,生产力会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提高。这就是近代以前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物质生产力始终发展缓慢的原因,因为那时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的体力和牛、马等牲畜的体力耕作,人和动物的体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后来的机械化农业才改变了这种状况,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著名经济史家安格斯·麦迪森《世纪经济千年史》的研究数据,在公元第一个1000年,世界人口仅增长六分之一,人均收入没有提高。公元1000~1820年,世界人口增长4倍,经济增长是粗放的,人均收入增长缓慢,800多年只增长50%。
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和创造能力,人不仅能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而改造自然、创造物品,以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的生产能力主要就表现在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上。近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提高,从而带来了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大提高和经济的大发展。根据麦迪森的统计数据,10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22倍,GDP提高近300倍,人均收入提高13倍;1820-1998年,世界人口增长5.6倍,人均收入增长8.5倍。人类近代以来在精神生产力方面的巨大进步是与经济和物质生产力方面的大飞跃共同进步的。虽然这方面目前没有全面的统计数据,但看看近代以来人类建立起来的系统浩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丰富深广的知识体系,不断创造的丰富多彩、远超过去人们想象的文学艺术、声像影视等各类精神文化产品,就可以知道人类在精神文明生产能力上的提高同样巨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产力和经济在19世纪以来短短两个世纪的大飞跃?看起来最直观的原因是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如今大家都知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大力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此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如今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全球经济的发展主要有科技创新所推动,科技更是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在19世纪的欧洲发生,而并没有在世界各国共同发生?为什么只有欧美国家才在发展工业和科技上取得了成功,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而如今200年过去了,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没能发展好工业和和科技技术,许多国家至今在工业和科技上仍然相当落后?为什么工业和科技不是像发展就能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和科技水平虽然集中体现了当今社会的生产力,但工业和科技能否有效发展最终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管理。
近代的欧洲由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大的思想革命解放运动,使社会逐渐确立了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思想,才是得一些人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公开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活动。荷兰、英国等国推翻封建王权专制制度、建立了宪政民主政治制度,解除了过去专制政权重农抑商、对工商业发展的限制,使民众有了经济活动自由,实行积极发展工商业以富民强国的政策,激发国民积极投身于工商业发展之中,于是才有了工商业迅速发展,工厂的建立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机器大工业革命才首先从英国开始,并迅速扩散到联系紧密的其他欧美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和科技革命的成功,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国家要强大、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发展工业和科技,但为何至今全球多数国家都学不来这个公开的成功经验?工业和科技始终发展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多数国家的管理不善,其社会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争权夺利的专制腐败、效率低下的状态,或者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治理状态,甚至处于战乱动荡的状态。这样的状况,没有自由、稳定、规范的社会环境,自己既没有发展工业和科技的实力,有经济技术实力的外国资本也不敢来投资建厂,工业和科技自然不可能发展起来。
二战以来70余年,世界环境总体上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稳定时期,但除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成功地发展工业和科技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外,全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成功,根源就在于没有实现国家政府管理的现代化。
深入考察社会组织发展和生产力的运行状况,就不得不承认,管理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和运行状况的最重要的生产力。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科技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科技人员的创造力,而科技人员创造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科技组织的管理状况。良好的管理能有效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科技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不好的管理则影响和抑制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从而会严重阻碍科技的发展。如果说管理是人类组织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枢的活动,那么科技则是人类的四肢及其相应器官的活动,因此,管理是决定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比科技更重要的生产力。
管理决定生产的对象和环境。在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结构的三要素中,第一要素是生产的对象和环境的选择,不同的生产对象和环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生产力。如以土地耕种为对象,只能产生农业生产力,由于农产品的产量增长有限,加之农业生产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大,因此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总是比较缓慢。而如果建工厂生产改善人们生活需要的工业产品,生产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因为工业生产可以不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在人可以控制的设定的场所(如厂房)里生产,其产量主要取决于机器和人的工作效率,而机器效率的提高是可以不断改进的,人的工作效率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而使工业生产力的提高速度要比农业快得多。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机器效率的不断改进提高,使工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近代大力发展工业的欧美生产力和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和新兴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如2020年美国的农业(农林牧渔业)占GDP比重只有0.84%,从而成为经济发达国家。而像仍然固守农业主业,而不积极发展工商、科技产业的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慢,就最终沦落为生产力落后的不发达国家。
而为何近代欧美国家积极发展工业,推进工业革命,而亚非拉许多国家却只固守传统的农业,甚至视工业和对外开放贸易为洪水猛兽?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的管理。欧美国家的管理者坚持积极发展工商业以富民强国的政策,激发国民积极投身于工商业发展之中,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而中国的清政府为保持其专制统治和“家天下”,一直推行重农抑商和禁止对外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国家机器限制人们发展工商业,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始终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水平上。
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生产的主要对象和环境并不是民众可以自由选择和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管理当局决定的。一旦民众有了生产的自由,就会全力进行生产,生产力自然会得到快速发展,就想近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而民众的生产自由被限制,由政府管理当局来决定,那么,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被束缚,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就像近代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一样。
管理决定生产者能力的发挥。生产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所谓生产力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或组织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从事生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的总和,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者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而参与生产的劳动者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一个组织的管理状况。只有当生产者有了生产的自由和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生产活动,并得到了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时,其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生产力因而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和提高。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当生产者没有自由和自主权,只是迫于为适应环境和生存的压力被动地进行生产时,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受到束缚,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人类近代以前几千年的中西方社会的管理,都是实行的强权专制的管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专制政府的管制,政府只鼓励发展农业,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垄断了盐、铁、商业贸易的经营,禁止对外贸易,反对民众发财致富,从而严重束缚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创造力,从而使生产力在几千年里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A企业或A国家并没有显示出有什么突出的能力,也没取得突出成绩,但到了B企业或B国家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原因就在于B企业或B国家的用人和管理方式更好,更有利于发挥人的才能。一个组织和社会的成员才智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其管理。
管理决定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既是判断一个组织或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一个组织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对科技的应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个积极有效地推广应用科学技术、鼓励科技创新的国家,其生产力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反之,一个不积极推广应用科学技术、不鼓励科技创新,或者不能有效地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的国家,其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科技和生产力的竞争中就会落后。而是否愿意大力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是否能有效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则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管理能力。
近代欧洲国家在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新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出于国家竞争的需要,都大力支持和鼓励科技的发展。而在同一时期即17、18世纪的中国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时代,如被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英明的皇帝康熙帝,由于受传统的专制管理思想的束缚和视野的限制,尽管对探讨科技问题有兴趣,但仍然把科技当成一种只是好玩的“奇技淫巧”,根本没想到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更不会支持和鼓励科技的发展。康熙通过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学习天文、数学,清楚知道地球是圆的,却禁止一切科技书籍流入民间,目的是要加强集权垄断。康熙时期,西方的科学已经进入了牛顿的时代,伽利略已经发明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开普勒算出了行星的椭圆轨道。康雍乾祖孙三人都极其恐惧海上文明,他们规定,如有打造出双桅500石以上大船者等同谋反,可当时像荷兰这样的小国都靠造船垄断世界商业成为强国,乾隆末年中国的造船技术都还停留在100年前。1840年在鸦片战争时,当时GDP总量世界第一(约占世界30%)、是英国6倍的大清王朝,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就毫不奇怪了。两相对比,就可以看出管理在推动生产技术和科技应用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管理决定生产力的积累与持续发展。生产力是否能持续传承发展,也是影响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代社会一方面由于知识和技术传播手段的限制,如在纸张发明以前,能工巧匠们没有将发明的生产技术记载下来并广泛地向社会推广,从而使技术往往因发明人的去世而失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断发生的战争,让生产力和科技成果不断遭到破坏,从而使生产力的发展缺乏积累和持续性,以致在人类上千年中生产力都没有明显的提高,人均收入也不能持续增长。而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纸张、印刷术的推广和改进,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知识和技术得到快速传播应用;另一方面则是西方国家政府的私有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发明的支持鼓励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国内管理的稳定,战争的减少,使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人类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均收入增长了10倍以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会从根本上影响、制约和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管理是影响生产力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管理是比科技还重要的生产力,管理是最要的生产力。
但长期以来,我们却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资本和管理并不创造经济价值,只有工人农民的体力劳动才创造价值,甚至认为管理是一种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剥削行为。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其实管理和科技研发是一种更重要劳动,是对经济和生产发展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活动。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劳动以及技术、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三大要素。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则把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等四个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由此可见,管理对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9 1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4 14:55 , Processed in 0.1573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