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回复: 0

还算勤奋的2022,这是我的年度最佳TOP20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10 1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眼来到12月,这一年,你过得好吗?
在过去的一年里,
我们一起见证了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我们一起经历了疫情反复、核酸检验和居家隔离;
偶尔与朋友结伴出门逛;偶尔独自一人浪里格浪……
年终岁尾回顾时,希望我们都有一个值得记忆的——
2022。
<hr/>
2022年,【胡同故事】唯一一篇人物专访来自李东林老师。


2022年3月5日,前圆恩寺胡同,校史馆。李东林老师为来访者介绍黑芝麻胡同小学校史。今年47岁的李东林老师,是黑芝麻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兼任黑芝麻胡同小学校史馆馆长。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四处走访、查阅档案、访谈众人……挖掘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串联成校史线、胡同线、中轴线、运河线、红教线5条游学线路,他说:收集了这么多故事,就是为了讲给学生们听。详见:李东林:我就想做一个给学生讲故事的人 | 胡同故事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家门口儿召开,只不过我的关注点是有点跑偏,独爱冰墩墩。


2022年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公园。一名游客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通过VR设备体验高山滑雪项目,冰墩墩和雪容融在一旁加油助威。由于滑雪体验中从高处一跃而下的场景还原得过于真实,游客不时发出惊呼。据志愿者介绍,这个项目不适合患有恐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人群体验。详见:我只是想要一个冰墩墩啊 | 北京故事

2022年,挥之不去的疫情阴霾使人身心俱疲,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2022年5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每周一、三、五上班前必去打卡的核酸检测点。排队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常常看书打发时间,一来逼格满满,再者核酸检测要用到的身份证顺手夹在书里当书签。某日,一如既往地做完核酸检测,戴上口罩转身要走,捅嗓子眼儿的医护小哥,冷不丁地搭讪道:你的书还没看完呢?我又惊又喜,慌忙答道:哈哈,是呢,装装样子的。详见:我的抗疫日记:大疫之下的小确幸 | 北京故事


2022年5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300路(外环)。乘客与乘务人员交涉,了解到公共汽车最远到公主坟南;丰台区内所有车辆和地铁站点已全部封停。空荡荡的车厢里,很多路远的乘客被迫提前下车,一时不知所措。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管控,整个世界的运转仿佛戛然而止。详见:我的抗疫日记:管控的日子就这样开始了 | 北京故事


2022年5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外卖骑手在社区门口等候点餐居民前来取餐。自2022年5月21日起,社区被划入管制区域,只进不出,为期一周。其间,社区居民需要自行到社区大门前收取快递和外卖。详见:我的抗疫日记:喜大普奔,解封啦 | 北京故事

2022年,托大师兄的福,可以出走北京周边,探索一些不常见到,破败荒凉的“风景”。


2022年5月8日,北京市密云区羊山村。大师兄在“总督府”的阁楼留影。北京御龙东方红酒庄园,距密云县城以东九公里。百度百科上对它的描述是:一座座童话般的欧式城堡依山而立,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古老东方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西合璧的经典。“总督府”是御龙东方红酒庄园内一处废弃的会所,至今已有10年,除少数户外爱好者,再无人问津。详见:见证十年兴衰,探访御龙东方红酒庄园 | 北京故事


2022年5月8日,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被废弃的休闲会所——康乾行宫。虽然我不是一个景观摄影师,但是在大师兄的感召之下,面对一座又一座废墟,似乎也渐渐地找到了,与它们对话的可能。


2022年4月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京门铁路。徒步京门铁路线的游客,用手机拍摄一辆和谐号列车从丰沙线驶过。京门铁路,是北京城郊修建最早的铁路线,于1906年动工,由我国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主持修建,全长53公里,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详见:沿着铁路线走着走着,就到了远方 | 北京故事


2022年4月9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人在半山腰处施工作业,整个山体被防尘网紧紧包裹。这里是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石灰岩矿山裸岩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危岩清理工程、地形整治工程、挡墙工程、步道工程、植生格室工程、植生孔工程、高次团粒喷播工程、灌溉工程、栽植绿化工程、养护工程。

2022年,自己个儿一个人的时候,即便是去不了远处儿,也总想着拍点儿新鲜没见过的。


2022年7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国家速滑馆。一位游客手持助滑器,体验滑冰。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冬奥会的速滑比赛画面。当日国家速滑馆首次开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详见:带着小朋友去国家速滑馆过暑假,体验“最快的冰” | 北京故事


2022年8月20日,北京市大兴区,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科工智能研发制造的水下智能仿生机器人(江豚),应用领域:观赏娱乐,科研教学。联想到今年7月21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白鲟(Psephurus gladius)正式灭绝的消息,仅1个月之后便看到这款“江豚”机器人,莫名感到有一些荒诞。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于2022年8月18到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详见:机器人行业的TOP们都在干啥?| 北京故事


2022年6月18日,北京市通州区大稿村。一个小朋友骑车穿过收割后的麦田。据说,这里是通州区保留的唯一一块麦田。近日,大稿村600余亩麦地近日开镰收麦。附近居民前来捡拾遗落的麦穗:小朋友只当作寻宝游戏,捡着玩儿;有些人捡够一把拿回家插花瓶;有些人确实是捡来吃的,但也绝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据说将麦子脱粒后,蒸米饭的时候放一点,可以改善营养。详见:分享一穗丰收的喜悦 | 北京故事

2022年,没地方可去的时候,就逛逛公园吧。


2022年2月13日,颐和园。一名女子在宜芸馆的长廊里,为接下来的拍摄梳妆打扮。当日,虎年第一场雪来得很突然。一大清早,大朵大朵的雪花,扑扑簌簌地从天而降,天地间已是一片素白。大批游客涌入颐和园,观赏雪景。详见:虎年第一场雪来得很突然 | 北京故事


2022年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公园。天气晴好的日子,人们群聚集在海淀公园中心的大草坪上,放飞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详见: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 | 北京故事


2022年3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公园。游客穿梭于光影斑驳的花树下。自1989年起,每逢春季樱花绽放的3~5月间,玉渊潭公园将举办樱花节,无数游客前往踏春赏樱,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由于樱花的花期极短,从开花到凋谢只不过七日之期,而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部凋谢也只有两个礼拜左右。详见:拍照,是对春天表达敬意的方式 | 北京故事


2022年7月24日,北京市昌平区,乐多港·卡乐星球。炎热夏日的傍晚,小朋友们在泡沫中玩耍嬉戏。详见:被IJOY放鸽子后,临时起意的扫街 | 北京故事

2022年,胡同反而去得少了。


2022年2月26日,北京市东城区官书院胡同。一位行人骑电动车从胡同经过。


2022年4月4日,北京市西城区西海北沿。游客梦在西海湿地公园休闲游玩。


2022年4月3日,北京市丰台区居然之家家居生活MALL(丽泽店)。聚齐发小儿·胡同的工作人员(非宋先生),打着手电,向外走来。继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和平菓局之后,北京又多了一处胡同主题的人造景观,但是受到疫情影响,一度关门谢客,停止营业。详见:人造的胡同景观又多了一个 | 胡同故事

2022年,拍摄8个月,躺平4个月,还算勤奋吗?12月,大概率也不会外出拍照,所以早早写完总结,奉上这份一年一度例行的炒冷饭。


2022年1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全家(FamilyMart)便利店的大门和窗户上,张贴着徐志胜、何广智卡通形象的迎新春联;店内亦装饰同款挂饰及墙绘。详见:2022年新年,笑果喜剧门神“北志胜南广智”正式上岗 | 北京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4 18:41 , Processed in 0.3605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