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回复: 0

心理学研究表明:饮食与自尊有关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3-30 14: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 节制饮食是我们通常定义的节食(即通过某种形式来达到减肥效果)。
  • 直觉饮食法就是相信你的身体会告知你的需要什么营养,食物没有所谓的“好”或“坏”。
  • 如果你不能通过“观察你吃了什么”(自尊和身体满足)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还有另一种方法。

注意自己的饮食,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你了解关于增强自信(关于外表或健康)的问题,那么这条新闻可能会影响到你。

最近的研究包括来自八个国家的60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证实:
“节制和情绪化的饮食通常与低的身体满意度和自尊有关。”

然而,“直觉饮食法倾向于与较高的身体满意度、自尊和较低的BMI相关。”

你注意到这个违反直觉饮食法的结论了吗?节制饮食,比如注意自己的饮食或不吃某些食物,会导致更低的自尊和身体的满意度下降。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根据饮食和生活方式计划广告,节制饮食不是应该要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更喜欢自己的身体吗?

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两种饮食方式。

克制饮食和直觉饮食定义

根据研究人员,Markey和同事的说法:“克制饮食是指严格限制饮食,通常是为了减肥或保持体重。”

“直觉饮食是由身体饥饿和饱腹感线索引导的,其特点是拒绝饮食限制和食物的‘好’或‘坏’标签,并允许既愉快又有营养的饮食体验。”

食物无好坏之分的观点是否让你感到怀疑?如果是这样,我理解。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重视饮食文化是非常普遍的,可能会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成为第二天性。

现实生活中直觉克制的饮食


作为一名饮食和身体形象专家,经验告诉我,当引入直觉饮食时,有些人会惊慌失措。他们都会担忧,比如,“这不是意味着我会贪吃,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吃下去吗?” “我停不下来。我要吃一整天。”

在一次采访中,《直觉饮食》的合著者Elyse Resch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你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关于饮食的智慧时,你就会觉得饱了,甚至会觉得整天都在吃不舒服。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概念,习惯化,这意味着刺激越大,反应越少。允许的越多,禁止的就越少。这就说得通了,直觉饮食法可以带来更高的自尊和身体满意度。为什么?我们不需要再与身体、饥饿和内心的暗示作斗争。

马基的研究中提到,“直觉的饮食”和“低的BMI”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例如,可能不会造成体重循环(体重反复上升和下降,也被称为“溜溜球节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保证代谢稳定——因为没有暴饮暴食或剥夺身体失调。

另一方面,对于我们中的任何一个经历过克制饮食的人来说,​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限制吃喜欢的食物。而这个念头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因为我们想念它,想要它,却不能拥有它。我们会想。我们感到被剥夺了。然后,如果我们打破我们的饮食习惯,我们往往会吃很多我们错过的心爱的食物。然后,可能会有一连串的负面反应,及时的失败感和羞耻感,未来可能出现的体重循环、身体形象受挫或饮食失调。由此可见,节制饮食与“下半身的满足和自尊”相对应。

我希望你能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


尽管有像马基这样的研究,但医疗人员、书籍、健身行业和健康专家以及媒体仍然建议人们节食。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地探究为什么社会如此多的地方会出现这种情况。相反,我们将专注于主要的一点:如果你正在节食来提高你的自尊和对身体的欣赏,有可能它并不会长久。

假设你注意到克制饮食在降低了你的自尊或对身体的接受度(而不是感觉更好,你感到更沮丧)。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从尝试直觉饮食中受益。正如我在《有意义:征服节食、体重和身体形象问题的23个改变生活的故事》中所写的那样:

你有什么损失呢?我们以体重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的文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时尚饮食、最新的减肥趋势和超级食物热潮将耐心地等待着你。商家的盈利依赖于你对自己的不满。此外,如果直觉饮食的方式不适合你,你总是可以回到节制饮食这个方式上。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克制饮食和直觉饮食的知识,我鼓励你阅读相关的研究或者文章,还有很多现有的关于非饮食健康方法的研究。你也可以预约一位在非饮食原则、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两者背后的科学研究方面都受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谈谈。

你可以选择节食去减肥(但不一定能实现的),你也可以换个方式,获得更好的自尊、对身体的接纳、自信、安全、自我接纳、内心的平静或解脱。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原作者:Alli Spotts-De Lazzer, MA, LMFT, LPCC, CEDS-S,
翻译:树叶猫
编辑:翠
审核:唐诗
来源:Psychology Today《Do You Diet to Feel More Confiden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2 05:38 , Processed in 0.09570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