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要发展,安全生产是关键。企业兴衰与企业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安全是一切。企业要想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如何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实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下面简单说说。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建立健全安全方面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这样从事安去生产管理就很顺畅,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做到有据可查;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方面的原因,是什么方面问题 ,是谁的责任就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建立健全安全方面各项规章制度,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就好比无头苍蝇,安全生产管理肯定是一片混乱。
第二, 企业一把手要真正重视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像对待其他管理部门一样,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相配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安全部门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和推行部门,其安全管理人员是反违章、防事故的核心监督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因此生产管理人员的好坏同样直接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得罪人在所难免。可有的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处事圆通、做老好人,安全检查喜欢当泥瓦匠“和稀泥”,现场反违章喜欢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安全管理形同虚设。所以,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安全队伍,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敢说、敢管、不怕得罪人”的素质,并且通过企业管理制度强化这种素质。只有这样,安全管理人员才不会被其它不注重安全的人同化,才能将反违章、防事故进行到底。
第三,做好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预防危险的能力。 “三级安全教育”分为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我国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公司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相关制度;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本公司概况及生产特点、公司内部特别危险点和设备及其安全防护注意事项;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介绍;应急救援和紧急响应知识。车间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本车间概况、生产特点、工艺流程;车间各工段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防护要求;车间消防应急设施的配置与使用、维护方法;车间内安全标志、安全色、设备管道标识的介绍;本车间典型事故案例及分析;应急报警话。班组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关键控制点;岗位生产设备的使用、保养、检查方法;岗位可能存在的危险及防护措施;岗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突发性事故的预防措施;签订师徒合同。企业不应该视教育培训为“包袱”、“累赘”,应该确实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不要流于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形象生动的“三级安全教育”。通过“三级安全教育”使员工从心理上对有毒有害有损健康的危险因素有一种敬畏感,从而使用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使员工了解本企业本岗位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知晓如何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员工撑握消防器材、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员工养成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习惯避免习惯性违章。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检查尤为重要。安全生产检查就是发现、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相关部门(车间)限期对危险和隐患进行整改,使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都处在安全可控状态。安全生产检查的形式有很多种。一般,安全生产检查有保障节日安全的重大节假日前的节前检查、高层领导参与的全企业安全检查、部门(车间)内部的日常安全检查、专兼职安全员日常检查、电气仪表工艺专项检查、季节性预防检查等。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安全生产检查不仅是发现隐患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物料、机器设备、工艺、制度、生产环境重新认识评价的过程。通过安全检查、督查,使企业管理人员对生产安全现状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以备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所以,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现场,坚持现场走动式督察,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作业,作业人员精神是否“在”状态,劳动防护用品是否正确配戴,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否正确执行,机器设备是否“带病”运行,设备、管道防静电措施是否到位;并进行现场考问,看作业人员是否清楚工作任务、作业流程、安全技术措施、设备运行状况、应急防控措施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等,及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五,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考核制度并得以落实。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敢做敢为”,敢于向违章者掏“红牌”,对违反安全生产的各种行为行为,要严格按照考核制度进行处理,无论是谁,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必须认真按照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第六,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企业要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采用合理化建议的方式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集思广益,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多走进一线员工群体,听取一线员工的“呼声”,在注重员工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应注重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不带意见、不带脾气、不带情绪、不带包袱上岗,让员工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是动态管理,今日的安全可能是明日的隐患,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安全生产管理,确确实实地从以上各个方面认真做好工作,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才会做的有板有眼,我们的企业才会健康发展,我们的企业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