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回复: 0

钱穆珍稀讲义,中国学术文化九讲,老庄一定要读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6-20 2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大多数人都很怀念民国时期那个文坛上群星璀璨的时代。每个学者心中都对西南联大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对于西南联大,在我心中一直都觉得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接触西南联大是在《南渡北归》当中。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乱之中,但是西南联大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这些大师在这里讲课,为中国的未来,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像闻一多、朱自清、罗庸、陈寅恪、张萌麟、冯友兰等等都在那里授课。这些大师,即使是在民族危难的时候,仍然坚守教育,坚守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思想。这是中国特殊时期,特殊学术,传承给我们的璀璨文明。
据说钱穆先生也曾在西南联大教学。虽然这本《中国学术文化九讲》并不是他在西南联大授课期间的讲义。
但是,有人说“中国学术文化”其实是每⼀位中国⼈的必修课。
钱穆先生活了95岁,但他一生讲学不辍,育人无数,这本书收录的是前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香港,台湾等地的九次演讲。
一般认为,“中国学术”,与“西学”相对而言。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在这本书中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文学,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



很多人看到“学术”两个字,可能会望而生畏,觉得是长篇大论,还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其实在钱穆的这本中国学术文化球场当中,他用了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的话,就算我这个对古文望而生畏的人也看得津津有味,虽然有很多字跟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太一样,毕竟有年代的关系,但是他讲的还算是通俗易懂的。
其实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接触古文的时间不多,除了上学时期,一般毕业工作了以后,不太会有人专门去看那些晦涩的文字。所以大家对于古文越来越疏离了。但是其实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从近现代才开始运用简体字和用现代白话文。可以说,中国人所有的精华大多都在蕴藏在古文当中。
但就我自己而言,如果我不看注解或者是白话文的解释,我都看不读过文在说什么内容。如果能够一知半解,对于全部的内容也不能够解读得很深刻。因为我也不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
我们看到历史上的人物如王侯将相,也要看到历史下的人物。
比如对于嵇康和阮籍,我们只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其他们是非常潇洒的竹林七贤。
但在萧涤非讲魏晋南北朝的古文当中,他说阮籍虽然在行动上非常的放肆张狂,但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而他把这种痛苦和愤懑全都写在了诗歌当中,用隐晦的形式宣泄出来。就是著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如在《嘉树下成蹊》中诗人写到的: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实软机也深知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暴虐。也知道自己每天都有可能被抓走的危险。但是他的精神能被称颂至今,就是因为他一直能够刚正不阿,坚持自我的精神。
而且在钱穆的这本《中国学术文化九讲》当中,他也讲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对当时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钱木说。我这样讲的,以前的人从来都没有讲过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种种真相,可以提供另一方面的看法。



在钱穆先生的这本《中国学术文化九讲》,他讲到了中国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儒家学说,这也是中国文化的骨干。
有句话说,天若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也讲到了中国散文史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还讲到了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这对于我们探寻整个历史的大进程都有真正的意义。
不管长大了,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思想学术等方面,还讲到了中国经济史的特点与研究方法,也就是物质经济在整个人生中所占地位如何。
钱穆先生也用专门的章节讲了秦汉政治的得失。
而对于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家对于他推荐的书那肯定是不得不读钱穆先生,在最后一个章节推荐了。他觉得人人必读的书就是老子于庄子,
他认为儒道两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影响最深最久,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一生能够活得明白超然就一定要读中国文化当中占有重大比重的,老子于庄子对道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一个人要能入世,也能出世才能游刃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2 07:42 , Processed in 0.1266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