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回复: 0

“文化自信”概念的哲学意蕴

[复制链接]

6

主题

7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6-22 16: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自信”概念的哲学意蕴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满意,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充分把握的心理状态,这种自信来自于长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累。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使用过文化自信这一概念,但对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却反映出文化自信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先进性与生命力意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马克思高度总结了政治革命与哲学的关系,指出“政治变革”来临前,“哲学革命”往往会成为其“前导”。社会革命中,政治革命具有根本性,是革命的最高层次,但在社会革命爆发之前,文化领域的革命通常会作为前奏出现。
文化领域的革命不是随心所欲发生的,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文化是人的特有属性,就像人只能在客观现实基础上,而不能任其意愿自由“创造历史”一样,文化也是在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发展,并影响着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人类只能认识自己能够认识的事物,所提出的问题也往往蕴含着问题的解决办法。人类所提出的任务,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所提出任务的层次越高,就越能够反映出人类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与文化的自信。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更加意识形态化的文化。马克思的理论始终围绕着这两对矛盾,由此亦可显见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现实的实践”出发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必然具有科学性,马克思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并经过实践证明其正确性,更进一步夯实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正如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所言,不管“宣言”诞生以来的现实情况如何变化,其中普遍原理的东西仍然是正确的。因而能够意志坚定地将之用于指导社会革命,发出信心饱满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口号。
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表明了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条件带领人民实现这一目标。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提出文化自信的任务,也就反映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相对发达与物质基础的相对富足。文化自信是更高层次的任务,提出文化自信概念,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2 01:03 , Processed in 0.0984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