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回复: 0

孩子不自信该怎么教育引导?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1-8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要建立孩子的自信,教育是立体式的,而并非单一的一个点。下面我通过4个维度更立体的来分享一下如何引导孩子的自信。
第一:首先要很清楚的审视一下孩子目前的生存环境,先排除一下生存当中的干扰。比如说经常以批评的方式打压孩子,或者环境当中有一些对比,跟兄弟姐妹间的对比。这些是环境基础,首先先排除环境上的影响。因为父母的言语方式也直接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孩子的自信,是来自于鼓励与赞美中,不断的来修正自己,而并非来自于打压和与他人对比。


第二:挖掘孩子天赋型的闪光点,这是他独一无二的闪光点,也是他建立自信的根本所在。举例:爱因斯坦在小的时候,由于想象力极为丰富。看到的所有数字都是镜像的,是有画面感的。在正常作答以及正常的读写范围中,他总是不如他人。若是家长为此加以批评指责,那么他的天赋就变成了他自卑的起点。
前段时间跟一个孩子的家长沟通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他的孩子一篇课文他能够完全的背诵下来,并且用时很短。但是拆开了单独的字,他就是不认识。这个家长很着急,因为这一点不断的指责孩子,自己也找不到办法。其实梳理之后发现,他孩子的联想记忆法,优于常人。只是家长不懂得并没有把这个记忆法加以利用。跟他分享了几个关于单点联想记忆法的方式,来处理他孩子逐字不认识这个问题,回去实践后发现。之前的问题迎刃而解了,他不那么困惑,孩子的优势被发挥了,孩子也没有了以前的那些被指责。


第三:少给予外部奖励,多引导内部奖赏。我们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都是习惯性的给一些外部奖励。比如说你做好这道数学题,我就带你出去玩。你要是能完成这篇作业,我就给你买相应的玩具。你要是把这首诗背会了,我就带你去吃好吃的,等等!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是这个做法。但是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很多孩子为了外部的一些物质奖励,可以不惜付出很大代价,价值观严重扭曲。其实我们更多的关注孩子内部的奖赏,才是对于孩子来讲最大的支持。比方说在解一个数学题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他解数学题的思维方式,给他带来的那份成就感。他运用一种记忆法,让他自己很背会了一篇课文带来的那份成就感。说一句感谢他人或者是赞美他人的话,他人的笑容给他反馈的那份喜悦。或者是他自己的逻辑得到验证之后的那份欢快,这一些都是属于内部奖赏。我们尽量不要用外在的物质,给孩子过多的奖励,而是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在奖赏,让他找到内在的驱动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本身给他带来的那份反馈。当然这里面对于家长的要求就是我们要耐心的陪着孩子思考,让他去寻找到自己内在的那份成就感,陪着孩子深入的思考一个问题。


第四:多带孩子去观世界,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经历一些以前没有经历的事情,多去一些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无眼界,乃无意识界。不去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当见过更多的人和事的时候,他的眼界也会给他增长自信。他经历的事情能让他的生命变得更加有弹性,不再遇事都是表现自卑的一面,而是勇敢的面对。在这里举个例子:一个男孩在外地工作是做策划工作的,他的哥哥要在老家举行婚礼,爸爸妈妈催他提前回去准备张罗,他回到家里发现他爸爸妈妈为他哥哥的婚礼竟然有一个礼拜没有怎么好好吃饭了,婚礼当天更是吃不下饭。这个男孩子就特别纳闷,一个婚礼不至于这样吧!这总共才招待多少客人?我们公司随便每一场策划的会议都要接待上千人。
其实这个故事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对于父母来讲,这就是一个天大的事儿,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经历,一次性招待那么多的客人。对于他的小儿子来讲,却是家常便饭。因为他们随随便便一刻会议都要招待上千,而且这种会议还非常频繁。只有经历过更多的事情,你再看一些事情的时候,才会不觉得他是什么大的事情。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一个角度,我们要经常带孩子出去逛逛带孩子,多去经历一些事情,当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或者是经历过一些困难的时候,他自己再去面对,他就会觉得很轻松了,那么自然也就有了自信。这就是我们讲的无眼界乃无意识界。
更多关于个人成长,请关注我的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4 19:26 , Processed in 0.2014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