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回复: 0

制造企业生产运行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1-16 07: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面向新年度的经营,制造企业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市场销路不旺和原材料成本升高,以及其它很多不确定性,都是压力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存续发展,在导入精益生产方式方面提出了更多需求。
就较有规模的制造企业的生产运行现状而言,从精益化的角度看,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四个。
首当其冲的,是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单个产品的成本降低,严重依赖产量的增加,这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就是说,大批量生产的思维仍然在起主导作用。在大批量生产思维之下,基于财务会计的静态的标准成本计算,设定的成本管理和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使生产运行可以以死保交付为正当理由,而且在成本控制上并不违规,堂而皇之地提前安排大批量生产,结果在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中,造成大量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库存积压。这是最突出的问题。在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当前状况之下,企业急需掌握和应用精益生产方式的均衡化排产、小批量化生产的方式方法,提升应对市场订单变化的能力,这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而小批量化、均衡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如果没有现场的强有力支撑,会是空中楼阁。这就有了第二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问题在制造现场。制造现场首先要构造能够快速流动化生产的工序连接方式和作业组合方式,要进行工序改善和作业改善,同时还要更新制造现场的日常管理方式,使日常管理精益化。新型日常管理方式的起点,在于采集积累日常的各种数据,进而掌握各工序的实际能力,在工序能力上健全标准化,依据工序能力标准进行节拍化生产,落脚点在于能够把进度管理有效抓起来,避免制造多余的产品。能生出来的只是产品,能卖出去的才是商品。
建立起来小批量化的均衡生产组织方式和小时间刻度的进度管理之后,必然会暴露出来在质量、设备以及人员能力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马上涉及到第三个问题,即:如何快速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这方面,长期以来,不少企业培养的管理干部,实际上只是评论问题的空谈家,不是解决问题的行动派。如何找准问题、如何解析问题、如何落实解决问题、如何防止问题再发、如何在问题解决之后标准化,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企业普遍欠缺丰田方式改善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打造一支在解决问题上练有素的管理队伍,也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第四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对各个课题进行追踪和评价。对课题进行追踪和评价的机制急需健全,主要的方法是可视化。对很多企业来讲,精益生产方式中的可视化似乎很容易理解,其实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是启动新思维和新行动的抓手。如何以可视的方法管理跟踪大大小小的经营课题和改善课题,是另一个当务之急。
以上四个问题,通过应用精益生产方式可以得到解决,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但说到底,如果企业认为精益化是在市场走下坡路时才需要的,这样的认知本身就存在偏颇。使生产方式精益化,是推动人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是长期培养人的工程。精益生产方式与以资本或以权力为中心的企业运行,融合起来是有困难的,只有在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环境中,它才能释放强大的力量。这里的人,第一位是企业的员工,第二位是顾客。企业如果想用精益生产方式守护资本或者权力,可能只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和范围内有效,只有以守护人员工作的稳定为出发点,它才可能在抵抗市场波动中发挥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多点娱乐

GMT+8, 2025-10-14 02:50 , Processed in 0.1741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